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
编者按:新中德教育集团总裁王国银对中德技工学校进行了三个月的调研和踏勘,特地举办了一场题为“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讲座,并撰此文。
王国银,男,汉族,湖北蕲春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员,深圳市新中德教育集团执行董事、总裁。
人物介绍:从2017年起至今,新中德教育集团王国银总裁多次带领旗下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积极投身于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工作中,并在云南镇雄以古小学开展捐建和支教工作,为教育帮扶作出了积极贡献。
筚路蓝缕启山林,十年风雨兼程行
中德技工学校自2011年创办,而今已成为东莞市知名的技工学校,为珠三角的企业源源不断输送优质技能人才,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深受社会好评。中德技工学校的成功,既有十八大以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学校的原因,更是全体新中德教育者践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结果;既是所有教职员工精心教学的成功,也是全体学生努力学习的成功。在现实办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作为一个办学者,感触良多,中德技工学校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名列前茅,我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如果用一句感性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度,孔子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诗人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近代教育家张謇有名言: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可以说,教育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中。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什么是有良心的教育者?我觉得可以从办学和教学两方面去阐述,从办学角度看,怎样才是有良心的办学者?
有良心的办学者,必有家国情怀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举例来说,在台湾,自民进党主政后,篡改教科书,大搞去中国化教育,导致台湾一些年轻人形成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错误认识;在香港,九七回归后,由于学校通识教育教学中缺失国家认同教育、缺少升国旗、唱国歌的爱国教育,才会有“非法占中”、“反修例”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而在我们中德技工学校,在创办之始就在每周一及大型活动中,举行升国旗、唱国歌的庄严仪式,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的身心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液,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正是因为我们教育者的良心,教出了一代又一代满腔家国情怀的人,使得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生生不息。再看看世界其它古老的文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甚至需要在中华文明的记载里寻找自己曾经的历史。
有良心的办学者,必聚拢一批有良心的教学者
办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一个人是做不了的。师者,众之首,一个有良心的办学者必然是爱心的传播者,振臂一呼,自能聚拢一批有良知的教学者,所谓近朱者赤。事实也是如此,中德技工学校虽处东莞清溪,但我们的教师却来自四面八方,广东的、湖北的、湖南的、重庆的......因为中德技工的创办人就是老师出身,身边聚拢了不少热心教育的老师,他们有能力、有经验、有激情,加上地处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专业的技能老师,另外还聘请各类艺术老师,构成中德技工学校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对于一些个别学习电子吉他等专业的学生,学校还联系本地的艺术机构老师予以个别指导和教学。教育是一件苦活、累活、操心的活,没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父之心”,没有“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雄心,是做不好教育事业的。
有良心的办学者,必心怀公益教育
从中国国情和总体政策而言,教育是一项全民共享的服务产品,公益性是中国教育的根本属性。前些年,部分资本以高牟利为目的,开展校外各种补课、培训、竞赛等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会导致教育不公平,最终国家果断出手,取缔各种教学乱象,让教育回归公益本质。中德技工学校创办以来,积极响应十八大召开以后,制定的职业教育政策,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东莞市中等职业技校的领头羊,受到东莞市政府、清溪镇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清溪镇对口扶贫云南镇雄县,我校主动担负起教育公益扶贫工作,学校创办人王国霞董事长带领一批优秀教师远赴镇雄山区,改造老旧校舍,设立扶贫班,培训当地教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干就是四年,如果说没有一点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是难以坚持的。去年,国家开展中西部帮扶协作,加固中西部整体脱贫的成果,我们中德技工学校再次承担了贵州德江教育帮扶工作,目前已经开办了两届德江班,从扶贫镇雄到帮扶德江,中德技工学校走出了一条走出去送教,请回来育人的公益教育之路,效果良好。2022年11月4日,东莞广播电视台特地邀请我校领导和德江班同学参与知名节目主持人锦江主持的《乡村振兴在路上——东西部协作》现场直播,广受好评。我们说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首先体现在办学的出发点上,也是回答习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中德技工学校的办学精神和态度就鲜明地告诉大家,我们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教学的角度看,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有良心的教育者,必是为人师表者
言传不如身教,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自身的垂范更能被学生看到,进而模仿。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老师,他夺门而逃,并无违法,但不足为人师。有人认为,在生死关头,谁不惜命?或许其它德行方面并无亏欠,但我以为,在生死面前与在利益面前没什么两样,一叶黄而知秋至,那些身下护着婴孩罹难的幼师,才是我们中德技工学校需要学习和铭记的。在我们中德技工学校,对师德的要求高于才能,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师德的考核标准,从生活上的着装、言行举止、生活作风等,到教学中的备课、教学、管理等,都有相应的规范条例,若有触犯,轻则训诫,重则留校察看甚至开除。
有良心的教育者,必是严师
古人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老师要求不高,学生自然懈怠。但从中德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看,严师不受欢迎,社会普遍希望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的做法是,只要有量化的标准,必须达到,没有谁可以例外。课堂内严肃,课堂外轻松;德行有亏,严教之;学业有亏,善诱之。师严,然后敬学。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就是大名鼎鼎的严师,他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考试上,就出过一道70分的题目:“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请列方程求解”。结果考了一天,没一人通过,钱学森十分重视,他决定要求所有学生延期半年毕业,半年下来,学生们光数学题就做了三千多道,这一届学生读了五年半。正是因为有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严师,才带出了一大批航天火箭专家,才有今天神舟载人、嫦娥奔月、祝融巡火的辉煌业绩。
有良心的教育者,育人先育德
这个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是每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坦率讲,在现阶段,我们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普遍的学习成绩不尽人意,成因多种多样,总体而言,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加之父母的溺爱,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没有学好课本知识,日积月累,基础越来越差,成绩自然好不了。我们中德技工学校在十一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首先,全程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体能训练,队形队列训练,让学生们具有军人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克服万难的顽强意志,一往无前的激情和血性,并改掉曾经的不良习惯,逐渐树立人生信念和奋斗目标。而且,在校这三年,正是学生身体发育高峰期,心理价值观形成期,军事化管理,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其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参加各种兴趣班、特色班,让每个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变得自信、自强;三是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革命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了解中国是如何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坚定自己的爱国情怀。
有良心的教学者,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同样重要,一个都不能少,有教无类。进入中德技工学校学习,一律平等对待。首先是受教育的平等,统一接受军事训练和德育教育,其次是受教育条件的平等,专业选择的平等,没有什么高级班、快班、慢班之分,就算是帮扶协助成立的德江班,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班,而是按照各自的兴趣和爱好,分配到幼师、机修、电子商务等不同的班,他们只有经济的特殊帮助;还有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平等,出外受训的机会平等。许多学生都想进入学生会和各种兴趣小组,就必须竞争上岗,而不是老师指定任命。每年相关专业学生都会轮流去东莞高训中心实训,不会厚此薄彼,人人都有机会。
有良心的教育者,必备授业解惑之能
古代一位悟道的人,曾说过一句名言:我眼本明,因师故瞎;大家熟知的程门立雪的典故,杨时站在风雪之中,只为拜师,可见好老师、好师傅的重要性。我们新中德教育倡导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必然是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做到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三位一体。职业教育突出技能、特色,近年来,我们重点抓教学改革、课程质量提升,倡导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除与珠三角的知名企业合办专业外,我们还积极将学生送往东莞高训中心,进行各种实操实训,这些做法实际上让企业和训练中心成为我们的技能老师,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从办学和教学两方面阐述了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让我们中德技工学校在办学教学实践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得把眼光看向未来,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新的政策和新的办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员工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职业教育方兴未艾,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秉持“办纯粹的教育、办干净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念,坚持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用良心做教育,以仁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