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广州日报报道】做客央视畅谈教育初心!新中德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国霞对话董倩

来源:新中德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24-12-10

640.jpg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239.jpg

一个教育战线的“老兵”,如何创新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职教事业?央视或有答案。新中德教育集团董事长王国霞近日做客央视“信用中国”栏目,对话主持人董倩,畅谈了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多年来的经验与初心。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245.png

职业教育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王国霞表示,相比过去,现在的教育跟社会的经济、社会的产业、科技的发展挂钩得更紧密,“所以我始终是走在当地经济和产业的甚至科技的一个前沿。比如说现在AI,我们现在开始要转型了AI ,将来我们做什么专业,学生怎么培养,输送到哪些大学或企业,都要通盘考虑。”

面对主持人董倩关于“怎样才算办得好”的问题,王国霞表示,自己本身就是做老师出身的,知道怎么去让老师对接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得到满足。“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 比高中阶段了解得要更加深刻,我们这里不仅是要引导疏导,引导他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疏导他怎么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249.png

谈及初心与情怀,王国霞表示,“做教育,没有一点情怀,是很难有所成就的。”据悉,中德集团从2017年开始就参与了广东省的东西部扶贫协作,从2017年开始每一年拿出10%的学位给边远地区的孩子学费全免,生活费全免,“包括每个月的电话费我们都补给他们,这么多年大概培养了接近一千人。”

据悉,2008年,王国霞受邀担任深圳一所职校校长,首次接触职业教育,深入了解职校教育后,他既兴奋又很恐惧。“职校的学生可以说是整个最底层学生的集合体,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好是普遍现象,社会也存在歧视。”但他在教学管理中发现,许多学生因为个人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影响了学业,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强,这个发现让他很兴奋,只要针对性训练,他们一样可以成才,怎样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一道艰深的课题。

2011年,王国霞创办东莞市中德技工学校,开始了自己的职教事业。刚接手时,整个学校只有十几位教师,一百多号学生,但所有人都充满信心、干劲十足。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到2015年,中德技工学校学生总人数超过3000人,教师队伍壮大到150多人,已经成为东莞本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民办技工学校,是清溪镇唯一一所高中学校。2023年,中德技工学校在职教高考中大放异彩,三位优秀学子成绩排名全广东百名行列,智能楼宇在全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已然成为广东省中职中技学校中的名校。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252.png

中德技工学校的创办和成功,王国霞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实行党团精神引领、准军事化管理、校部二级管理、艺术特长培养,逐渐形成独有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办纯粹的教育、办干净的教育,走出与众不同的办学之路,自此,他更有信心将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2017年,新中德教育集团收购惠州市华洋科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集团创办黄冈市新中德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创办黄石市新东南技工学校。

微信图片_20241210101303.jpg

新中德教育集团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一直坚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公益教育扶贫和协助,并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走进中西部山区开展扶贫教育,2017年,中德技工学校派出一支教师队伍,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开展扶贫教育,为当地小学、幼儿园捐建运动场地、捐赠教学设备、捐献学习用品,赢得当地政府和老百姓良好口碑;第二阶段是请进校园开办爱心班级,集团在中德技工学校特设了四届“镇雄班”、三届“德江班”,让学生走出深山,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打开眼界、增广见闻。这么多年,集团为中西部山区培养了接近一千人,以后还将坚持下去。

每当回想起新中德教育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王国霞一直认为,不忘初心最为重要,教育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良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懈追求、永恒创新的精神,新中德教育集团才能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我国职教事业做出新贡献。

 

来源: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英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


返回